女帝文学前提的伏→广⇔蝉
伏寿想,只可惜她迟生了八年,若她早些同陛下相识,做了广陵王妃,成了陛下的皇后,陛下也会笑着说你很好,只是我已经先遇到寿儿了。
单恋年龄差be,伏寿视角
女帝有男后宫前提,部分语句参考大明宫词,大量捏造后续历史,部分人物参考历史结局,五个男主有鲨的决裂的
伏寿曾经是很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里,她的家很大,有很大的院子和很多的仆人,可是她的家又很小,小的她没有朋友,可是她依然是幸福的。偶尔可以上街的时候偷偷掀开帘子,能看到街景上热热闹闹的摊贩和行人。
直到董卓进城,即使不明白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大人们越来越严肃的神情和举止,伏寿能感觉到有什么改变要发生了,她开始害怕床底,仿佛有个怪物藏在床下要吃掉她。
懵懂的伏寿听到了皇帝死去的消息,董卓说是广陵王谋图皇位杀了先帝,大人们偷偷聚在一起骂董卓乱政。
没过几天,晴天霹雳传来,父亲痛苦的告诉她,她成了新帝的贵人,以后就要去皇宫里了,伏寿对贵人没有概念,她只迷茫的想,成为贵人要去宫里,是不是很难回家了啊。
在宫里的日子很不快乐,父亲叮嘱伏寿要保护皇帝,可她又能做什么呢。宫里人人压抑,气氛紧张,伏寿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小院子,院子里有着一颗很大的桃树,偶尔会有野猫来院子里偷吃的,晚上的猫叫都让她想念极了。
她每天和同她一个年纪的皇帝相伴,感觉更像是交了一个朋友,可即使是皇帝,也只是董卓的傀儡,在宫里孤独的做着天子,伏寿想,如果陛下不是皇帝,他们应该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随着宫内气氛越来越紧张,不断的有消息传到伏寿的耳朵里,董卓今天杀了哪个大臣,把他全家下狱,昨日董卓又给自己的亲信加封。
即使年纪并不大,伏寿也能明白,皇帝和她都很危险。
前几日,听闻董卓因为袁绍袁术兄弟建立讨董联盟,把长安城内所有的袁氏族人下狱了,伏寿模糊的想着,如果董卓被赶跑了,她是不是就能回家了呢。
和往常一样的一天,殿内多了一个很奇怪的宫女,伏寿感觉她不像宫女,她的背是挺止的,眼神里也没有卑怯。
原来是广陵王来救皇帝了。
广陵王的女装完全看不出来破绽。
广陵王把陛下带走了,殿下还承诺说要回来救她。
俊秀温和的青年满脸郑重的递给她一个小纸人,发誓会救她,即使明知道不可能,伏寿这么多天第一次如此开心。
这一刻,伏寿不知道的是,她的往后余生都会与广陵王联系紧密,很多年后,她会成为女帝的左右手和学生。
只是纸人被闯进来的董贵人撕掉了,伏寿可惜的看了那堆纸屑最后一眼,然后在心里和陛下殿下道别。
再也不会见面了吧,她做到了父亲的要求,保护了陛下,可从此以后,伏寿就是一个人了。
皇帝失踪不是小事,整个皇宫立刻被围的水泄不通,兵卫鱼贯而入寻找歹人,伏寿被人盘问了很多次,她只说自己不知道,陛下不让她进去,看她年纪小也问不出来什么,便被放过了,只是日常被看管的更严了。
伏寿在这宫里,本就无事可做。
伏寿喜欢朝窗口看,像过去在家里时那样,窗外飞过的鸟儿,寄托着她的期望。
她默默的想,鸟儿啊,飞的再高点吧,飞到天上去。
不要像她一样,被困在这里。
伏寿起床时便察觉到了不对,今日的宫内,比往常还要压抑。
外面传来了像是兵戈交击的声音,打斗声逐渐向伏寿所在的宫室移动,时不时传来喊声。
伏寿想,可自己什么也没有啊。
声音已经很靠近了,伏寿走出门口,满目都是红色,红色的人倒在地上,红色的血铺满院落,有一个背对着她的男人在和西凉士兵交手。
殿下兑现承诺回来救她了。
俊秀的青年动作轻盈的飞身而来,脸上还带着鲜血,广陵王走到伏寿身前,一把把她抱进了怀里向宫外飞奔。
“贵人,你自由了。”
咚,咚,咚。
伏寿的心跳在这一刻突然加快,她甚至感觉自己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这时候的伏寿还以为自己是激动。
她不知道这是心动。
还没来得及开始长大的伏寿不知道自己过早的遇到了一生的劫数和幸运。
“贵人,伏太尉已经被安排提前接走了,我需要几个月时间安排你们父女团聚,但是刘协没跟我走,他去了曹操那。在此之前,你先跟我去绣衣楼吧。”
伏寿看着广陵王,眼前的青年逆光而立,浑身都是鲜血,却不会让她害怕,然后她点了一下头,赔上了自己的后半生。
出宫的路上伏寿看不清发生了什么,她被广陵王抱着只能听到兵刃声,一双带着黑色手套的手捂住了她的眼,广陵王低低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别看。
直到很久,伏寿被广陵王放了下来,带着她上了一辆马车时,伏寿才有了真的从囚笼中逃出来的感觉。
绣衣楼的生活和伏寿过去经历的完全不一样,殿下把她交给了一个叫伍丹的姑娘,伍丹对伏寿很热情,向她介绍绣衣楼,教她怎么在这里生活,和介绍广陵王妃。
那是一个叫阿蝉的姑娘,只是伏寿没看见过她,听说她探亲去了。
伏寿有些遗憾的想,要是能见见她就好了,殿下的王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伏寿在绣衣楼住了两个月,被伍丹拉着养绣球逗飞云,交到了很多朋友,比她之前过去人生的朋友还要多,她想,要是她能在绣衣楼待一辈子就好了。
直到被赶来的父亲接走,伏寿也没能看见阿蝉姑娘是什么样子。
伏寿和父亲隐姓埋名的住在了广陵,父亲每日早出晚归,只让伏寿别乱跑,她听从了父亲的话没有出门,期间伏寿听着仆役讨论的各路传言,一会传言说广陵王死了,一会又说是假死。
时局动荡,消息不知真假,伏寿每次听到都害怕广陵王出事,她不想救了她的英雄也和其他人一样被乱世抹杀。
就这么过了几年,消息变成了广陵王即将登基,伏寿怔愣的想着,这样也好,总好过让她继续回那个吃人的深宫做一个傀儡。
父亲带着伏寿去了都城长安,他在新朝得封了一个官职,每日回来时,父亲总是开心的,父亲对伏寿说大汉终于又迎来了一个英主。
持续到了陛下登基的第三个月,登基的陛下面对满堂朝臣宣布自己是女身,只能娶男妃。
世上第一次有女子登基的事,天下哗然,也无人敢对龙椅上的女帝指手画脚。
女帝于是广纳后宫,女帝的后宫时常有争风吃醋的传闻,闹得不像样。
父亲经常在家里说,怎么这些世家子进了后宫一个两个就都跟女人一样了。
被女帝召见时,伏寿是感到惊喜的,她的英雄想要见她了。
而后父亲的叮嘱和礼仪女官对她的教导让伏寿产生了紧张的情绪。
走进宫殿时,这份紧张达到了顶峰,即使宫人陪着笑迎着伏寿,也依旧无法缓解这份紧张。
伏寿走向了宫人指路的女帝书房,自有人为她开路,伏寿一步一步的走了过去,她是第一次见到穿着一身女装的殿下,这份惊讶让她忘记了那份紧张,也忘了女官教导的礼节。
“几年不见,寿儿还是一样可爱。”
“殿,陛下,是小女失礼了……”
先开口的女帝让伏寿想起来自己该做的事,她慌乱的起身,被女帝扶住了,女人伸手在伏寿头上轻抚了一下。
“你小小年纪的,整日绷着张脸多没意思,好孩子就该多笑笑。朕第一次看见你时,就感觉你这孩子太累了,当初在广陵王府……。”
出乎意料的,女帝对伏寿很温和,她更像是长姐一般对伏寿说着些家常话,说到伏寿在广陵王府的那段时间,女帝停顿住了。
“算了,都是往事了,寿儿,我想要一个学生,你愿意当我的学生吗?”
“寿儿愿意。”
伏寿心如擂鼓,却说不出拒绝的回答,甚至无法说服自己去拒绝。
从此女帝时常把伏寿宣召进宫教导,伏寿一开始战战兢兢,女帝批阅奏章从不避讳伏寿,甚至在她面前拟旨,发展到了让她研墨。
“寿儿,你看见了吗?这就是权力,朕的权力可以女子之身掌控朝堂。可是这还不够,总有人会不甘心,会想推翻朕,你看,他们推举的蠢货有什么强的吗?不过因为他是男身罢了。”
女帝面不改色的在伏寿面前处理一起宗室谋逆案时,冷不丁的对伏寿说。
“陛下是天选之人,必不会被这等小人所害。”
伏寿的回答是真心的,她面前的女君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功绩,是她心目中的太阳,太阳怎么会被萤火遮盖呢?
“寿儿,你记住,朕没有受命于天,朕这一生,受命于己。”
女帝开始教导伏寿处理一些不重要的公文,放手让她自己处理,这是伏寿第一次接触到权力,懵懂的伏寿上手的速度很快。
“寿儿,你要记住,这世上的女子不比男子差,以后,朝堂上会有更多的女子,天下不会有女子再被束缚,这是我无法做到的,以后会有人陪我一起,包括你。”
伏寿的心里,裂开了一个名为野心的口子,她开始明白了权力的力量和自己的使命。
“我会和陛下一起为天下女子位置。”
女帝又摸了一下伏寿的头顶,伏寿开始迫切的希望自己长高,不想再被她当做孩子。
伏寿回到家中,到了晚上才想起来,女帝在她面前开始自称为我了。
伏寿的心跳的很快,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怀着这份激动,她临近半夜才睡着。
又是两年时间,女帝已经登基三年,后宫中一无所出,逐渐掌控朝堂的女帝时常被以司徒崔烈为首的百官请求开选秀,充实后宫。
伏寿看着专注政务的女帝,心里涌起一股不知从何而起的酸涩感。
“寿儿你看,把男人放在女人的位置上,他们自己也会变成女人,袁术进后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还不是满脑子争风吃醋。”
“不过嘛,也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昭仪袁术跋扈任性却一直被女帝纵容,朝中皆知,袁氏势大,一直无人讨论,伏寿的心里逐渐有什么东西开始苏醒。
三日后,女帝在宫中喝了昭仪袁术的补汤后,一直昏迷不醒,袁氏满门皆下狱,女帝足足昏迷了五天,被太医救治醒来后,女帝以谋逆罪名赐了昔日爱妃诛三族。
行刑那日,女帝又把伏寿叫到了书房,这次她罕有的什么也没做,也没有说话,只坐在椅子上神色空茫的发呆。
伏寿不知道该做什么,她紧张的站在原地,想着陛下也会露出这样的表情,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似的。
“我记得,你还没见过她呢……”
伏寿不知道陛下嘴里的人是谁,却知道陛下大约很在乎那个人。
伏寿没有说话,她觉得这时她不该说话。
一个月后的朝会上,有御史请立昭仪孙权为后,女帝没有回答他,只从头顶取下一只金簪,说这是自己尚未登基时,故人送的礼物,满堂朝臣沉默无言。
又过了半月,女帝下旨追封原广陵王妃绣衣楼女官蝉为皇后。
伏寿想到那日女帝的表情,心里有了猜测,她想起来那时未曾见过的,据说是回乡探亲了的广陵王妃。
接来下的一段时间,女帝以雷霆之势整顿朝堂,发落了一大批官员,很少再踏入后宫,她怀着一股像是要溺死在奏折中的态度,整日只在书房处理公务。
伏寿定时会去女帝书房,这几年都学习让她逐渐明白了女帝的野心,憧憬着自己作为女帝的追随者,可以跟在她身后。
“寿儿啊,我还是想看你多笑笑,你还小啊,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很爱笑呢。”
女帝对伏寿是特别的,她看着伏寿像看一个孩子,看一个后辈,却不是以她想要的眼神,伏寿咽下心里苦涩的惆怅情感,随着女帝学习掌控权力的方式。
十三四岁的伏寿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内心,以一个错误的对象为开始。
伏寿看着女帝头上和她满身华服并不匹配的一根突兀的金簪,那根金簪并不是做工很精巧的款式,能看得出来已经很旧了。
可女帝从未选择换下它。
转眼到了夏天,天气热的出门都像是在烤火,偶有微风吹过也是一阵闷热。
女帝带着嫔妃和大臣游湖消暑,试乘工部新造出来的的行舟,光华万丈的女人穿着一身玄色衣袍站在船边看着湖水,姿态端方,眼神平静,似是在追忆往事。
伏寿站在她身后,作为女帝的女官,这几年她已经逐渐学会该做的事。
她安慰自己,自己可以站在殿下身后已经很好了,多少人想看陛下一眼都困难,即使那三步的距离对她而言犹如万丈深渊。
船行至湖中时,忽然剧烈的摇晃了一下,有人站不稳摔倒,女帝下意识伸手扶住船舷,头上的金簪随着动作掉到湖里。
下一秒,掌控天下的女帝忽的跳进湖里失试图去抓那只金簪,她甚至没有想让别人替她去捞,没人知道她会不会水。
“抽干湖水,给我找。”
所有人都愣住了,就在侍卫急忙要下去救人的时候,女帝从湖底游了出来,她抬起头,满头青丝湿漉漉的贴在身上,模样狼狈的不行,她没有半分在乎自己的外表,只顾着命人去找那根对她而言无比重要的金簪。
盛夏酷暑,伏寿却感觉如坠冰窟一般,她只能全身僵硬的站在一旁,看着自己不为人知的心事被无情碾碎。
“阿蝉她怕水,她怕水……”
更衣完的女帝执拗的不肯离开,只站在湖边看着人群忙碌的抽干湖水,她口中不停的喃喃自语,伏寿想起来那时自己没能看见的广陵王妃,无望的少女第一次体会到了求而不得。
湖水抽了三天,一抽干湖水后女帝立刻冲了过去,干涸的湖底有着百年来宫中累积的阴暗面,累累白骨散落在还带着几分湿润的泥土中。
“阿蝉,阿蝉,别怕……”
伏寿第一次见到这样惶恐的女帝,此刻她面前的人不是掌控天下的文汉天女,只是一个失去了心爱之人的普通人。
地上杂物散乱,女帝翻找的时候被利物划伤了手指,女人不顾自己满手鲜血淋漓,只一个劲徒劳的在找着自己的爱人,即使她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失去她了。
伏寿看着女帝在寻到失而复得的宝物时,眼角细碎的水光,也见证了自己萌芽的感情是如何被无情碾压的。
狼狈的不像人间帝王的女人小心翼翼的拿衣袖擦着簪子,然后珍重的簪回了鬓发上。
伏寿知道,自己永远都没有机会了,她有些遗憾的想着,自己要是早生几年就好了,如果自己先遇见陛下,是不是陛下也会喜欢她呢。
宫内所有的湖都被女帝下令填平了。
又是几年过去,女帝固执的不肯生育子嗣,朝臣议论的风向逐渐转向了山阳王刘协,伏寿在这时才想起来自己曾经还有一个贵人的身份。
有朝臣议论,该让曹操之女曹节为山阳王妃,伏寿苦涩的想到了自己接下来的路。
一月后,前天子贵人伏寿册立山阳王妃,仍旧为女帝近侍女官。
“寿儿,我会让你成为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好孩子,我会教你怎么驾驭天下。”
被女帝触摸发顶时,伏寿仍旧会感到喜悦,即使那不是她想要的感情。
二十岁的伏寿怀孕了,不出意外的话,她的孩子会是下一任天下的掌权者。
伏寿在榻上摸着肚子,摸着掌控权力的代价和自己的未来。
年过三旬依旧明艳如耀阳一般的女帝轻柔的给伏寿喂着安胎药。
“寿儿,你明白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吗?”
“我会生下一个女婴。”
“如果不是呢?”
“夭折了。”
“真是聪明的好孩子。”
女帝抚摸着伏寿的肚子,还不到三个月的小生命此时没什么存在感,伏寿的小腹依旧平坦,看不出来这里在孕育诞生大汉的接班人。
“寿儿啊,你要记住,你是为了更多的,像我们一样的后来者,总有一天,我们会改变这个世道 在这之前,任何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寿儿明白。”
“这孩子,封号长乐怎么样。”
“很好。”
伏寿的孕期没有太大的反应,医官也说伏寿这一胎顺遂,而仿佛是为了弥补没有折腾过生母一样,孩子发动的比预计早了一个月。
伏寿在产房撕心裂肺的喊着殿下,身边是慌乱的侍女和给她鼓劲的稳婆。
侍女在她耳边念叨殿下就在门外,请王妃使劲生下小世子。
伏寿没有在意,那不是她想见的殿下。
她想见的是,带她飞出囚笼的,在杀人时捂着她眼睛的殿下。
“寿儿,我来了。”
全天下只有一个人会这么叫伏寿,她的手被人紧紧握住,温热的触感让伏寿有了力气,她从混沌中清醒过来,身边是跪了一地的人。
“陛下……”
伏寿征征的看着来到她身前的女帝,她从未想过陛下会在这时来看她。
“好孩子,没事的,我来了,都起来吧,做自己该做的事。”
伏寿费力的用脸庞蹭了蹭女帝的手心,女帝近乎怜爱的抚摸着她的侧脸,伏寿一下觉得心里安定了许多。
伏寿生了一个女儿,她想着,自己做到了对陛下的承诺。
以后这天下会有下一任女君。
陛下依然喜欢叫她寿儿,把长乐公主亲自带在身边教养,近乎明示了下一任的继承人。
长乐公主封地东阳,食邑万户。
伏寿的孩子,会被女帝教导成自己的接班人,伏寿想着真好啊,以后史书工笔,她的名字也会紧随着陛下。
七岁的长乐被女帝册立为皇太女,此时朝堂已经无人敢反对。
伏寿看陛下依旧一如往昔,还是当初救她于水火中的年轻模样,陛下怎么会老呢,陛下在伏寿心里永远都是初见的模样。
直到女帝重病,伏寿才愿意承认鬓角霜白的女帝或许不会都永远走在她前面领路了。
“寿儿,以后就要靠你自己了。”
‘可……陛下。’
“你也长大了,我是没有办法一直陪着你的,我总要死在你前面的。”
重病的女帝依旧神思清明,一袭素袍的陛下靠在床头对伏寿说话,她强撑着对伏寿交代后事,看不出痛苦。
可伏寿知道眼前人已经时日无多,纵然不曾信奉鬼神之说,伏寿也暗地找遍了长安城内能找的道观,只求陛下能平安无事。
大约是伏寿心不够诚,她的愿望并没有成真,伏寿在夜里无数次祈求上天收走自己的寿命,补给陛下,满天神明也未曾有一个为她动容。
“我死以后,要跟阿蝉同葬,左右帝陵前几年就选好了,只等我躺进去。”
“我相信寿儿会继续走在正确的路上,我没有不放心的事了。”
“好孩子,我要走了。”
伏寿泪流满面的看着为她领路的女君,女帝轻声叫了一句阿蝉,随后再无声息。
伏寿想着,纵然陛下怜爱天下,可她心里也只爱一个人,可惜那个人不是伏寿。
伏寿的太阳坠落了,而她将作为太阳的继承人,为天下女子领路。
伏寿咬牙坚持了下去,如愿以偿的在史书上,和陛下的名字紧密相依。
作为这段无望之爱的执拗和对领路人的追随。
陷入长眠的伏寿在人生最后看见了永不老去的殿下朝她伸出手,像那时一样,白发苍苍的伏寿笑得像个孩子向前伸出了手。